春节机票惊现白菜价!上海飞哈尔滨跌破200元:释放了哪些信号?
随着 2025 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原本以为会被高昂机票价格 “割韭菜” 的打工人和旅游爱好者们,却迎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惊喜 —— 机票价格大跳水!这剧情反转得,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就拿北京到三亚这条热门旅游航线来说,1 月 25 日(大年二十六)北京出发直飞价格还高达 1965 元 ,这价格,看得人钱包一紧,感觉去趟三亚旅游,回来得吃土好几个月。然而,谁能想到,这价格就像坐了滑梯一样,一路下滑。1 月 26 日出发最低 1700 元,到了 1 月 28 日(除夕)当天出发最低只要 1159 元 。这差价,都够在三亚多吃几顿海鲜大餐了。
还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在北京工作的李萌计划大年三十回合肥老家,查询发现除夕机票比 1 月 25 日便宜了 1100 元,只花了 400 块,和火车票价格差不多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 “晚买享折扣”,让那些早早买票的人直呼 “扎心”。
不仅如此,在线旅游平台 “去哪儿” 数据显示,近期多条航线机票跳水,部分航线低至百元 。天津 - 上海裸票(不含税)价格最低 145 元,大同 - 西安 199 元、北京 - 上海 213 元、三亚 - 北京 230 元等 。这价格,简直比平时坐高铁还划算,感觉分分钟实现 “说走就走” 的旅行自由。
数据说话:春节前机票价格跳水到底有多猛?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这波机票价格跳水的冲击力,我们来看看权威平台的数据。第三方出行平台 “航班管家”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1 月 23 日,对比 2024 年春运相同提前期预订周期,2025 年春运国内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 (不含税) 约 882.7 元,同比微降 4.6% 。虽说同比去年只是微降,但近十天机票价格环比出现下滑,这意味着近期机票价格下降趋势明显。
去哪儿平台的数据更是让人惊掉下巴,1 月 26 - 28 日部分热门航线机票价格比春运高峰期便宜超 500 元 。就像前面提到的北京 - 三亚航线,1 月 25 日北京出发直飞价格为 1965 元,之后一路下滑,到 1 月 28 日 (除夕) 当天出发最低只要 1159 元 。这价格变化,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从近期一个月的环比降幅来看,1 月 26 - 29 日各地前往海口、三亚的机票价格降幅最高 。1 月 28 日上海 - 三亚,同比近 30 天均价降价幅度近 55%,降价金额超 500 元;1 月 26 日成都 - 海口降价 53%,最低 606 元起;北京 - 三亚降价 44%,最低 764 元起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春节前机票价格跳水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实在在的 “大甩卖”。
背后探秘:是什么让机票价格坐上 “过山车”?
这机票价格说降就降,到底是为啥呢?难道航空公司突然良心发现,要给大家送福利?当然不是啦,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复杂。
先来说说市场供需关系。航空公司在制定航班计划和票价时,往往会对市场需求进行预估 。在春节这样的传统出行旺季,航空公司通常会对旅客出行需求抱有较高期望 ,所以初期会投放较多的运力,增加航班班次 。就像今年春运,民航局预计旅客运输量将超过 9000 万人次,全国日均航班计划约 18500 班,同比增长 8.4% 。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需求的增长并没有达到预期 。一方面,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工作地过年,或者选择错峰出行 。比如一些年轻人,他们在大城市打拼,平日里工作繁忙,春节期间更愿意留在城市里与朋友聚会、参加各种活动,而不是花费较高的成本回家 。这就导致了春节前的出行需求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幅增长 。
另一方面,可能是前期航空公司定价较高,抑制了部分旅客的出行意愿 。一些旅客看到较高的票价后,会选择放弃乘坐飞机,或者选择其他更为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 。这样一来,市场上机票的供给大于需求,为了提高客座率,航空公司不得不降低票价 。就像经济学中所说的,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下降,机票作为一种特殊的 “商品”,也遵循着这一规律 。
再看看高铁的竞争。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猛,高铁网络不断完善,高铁的速度和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高铁的快速发展对航空运输产生了明显的分流作用 。从数据来看,2024 年,铁路发送旅客超过 43 亿人次,同比 2023 年增长了 13%,同比 2019 年增长了 18% 。与疫情之前相比,铁路旅客运输量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民航 。
在一些中短途线路上,高铁的优势更加明显 。以北京到天津为例,乘坐高铁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票价也相对较为便宜,而乘坐飞机不仅需要提前到达机场办理登机手续,飞行时间加上往返机场的时间,整体出行时间并不比高铁有优势,票价还可能更高 。
在线旅游平台对既购买过飞机票也购买过火车票的交叉用户群体分析显示,这部分旅客中大约有 55% 的旅客会受到价格影响来选择交通出行方式 。所以,当高铁增开班次,且票价相对稳定时,就会吸引一部分原本打算乘坐飞机的旅客选择高铁出行,这也限制了民航快线上机票价格的提升空间 。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夕,就有航空公司管理层透露,节前高铁临时增加了不少班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航司在临近节假日时降价 。
航空公司自身的定价策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机票定价权掌握在航司手里,为市场化定价机制,票价主要根据客座率、以及总收益等综合指标实时变动 。在航班销售初期,航空公司可能会设定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以期望获得较高的收益 。但如果在临近出行日期时,发现航班的客座率不理想,为了避免空座过多造成损失,航空公司就会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吸引更多旅客购买机票 。
就像前面提到的北京 - 三亚航线,1 月 25 日北京出发直飞价格为 1965 元,可能是因为前期航空公司对这条热门旅游航线的需求预估较高,定价也相应较高 。但随着出行日期临近,发现客座率没有达到预期,于是从 1 月 26 日开始逐渐降价,到 1 月 28 日 (除夕) 当天出发最低只要 1159 元 。这种根据市场实时情况调整票价的策略,虽然从航空公司的角度来看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但也让不少提前购票的旅客感觉 “被背刺” 。
相关新闻
|
|
在线支付认证
全球机票联网售票
7*24小时专业客服人员为您服务
电子客票,身份证直接换登机牌